by 譚靜婷醫生 | 五月 9, 2025 | News
子宮內膜異位症,俗稱「朱古力瘤」,是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外異常生長的疾病,常見於卵巢、輸卵管等部位。主要症狀包括嚴重經痛、慢性盆腔疼痛、性交疼痛、不孕等,但許多女性誤以為經痛是正常現象而忽視。診斷需結合症狀、影像學檢查(如超聲波)及腹腔鏡檢查。治療方式包括藥物(如荷爾蒙療法)和手術,尤其對有生育計劃的女性,及早治療有助提升懷孕機會。風險因素包括家族病史、月經不規律等,建議定期婦科檢查並保持健康生活方式。若長期經痛或出現可疑症狀,應及早就醫,避免延誤治療。 《醫療健康推廣協會MHAF》專訪 婦產科專科醫生...
by 譚靜婷醫生 | 四月 22, 2025 | Sharing
子宮肌瘤是許多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,可能引發經血過多、貧血、腹痛等不適症狀,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與生育能力。對於肌瘤體積較小且數量較少的患者,腹腔鏡手術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案。這種微創手術不僅傷口小、恢復快,還能有效減少術後疼痛,讓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。以下將詳細解析腹腔鏡手術的過程、注意事項及相關資訊。 Q1:腹腔鏡手術有哪些優點? 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,相較於傳統開腹手術,具有多項優勢: 傷口小:手術只需在腹部開3-4個小切口,每個切口僅約1厘米,術後疤痕不明顯。...
by 譚靜婷醫生 | 四月 22, 2025 | Sharing
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,通常不會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,但若症狀影響日常生活,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緩解不適或改善生育能力。治療方式需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與個人需求來量身制定。以下是對子宮肌瘤的詳細介紹以及三種主要治療方法。 Q1:子宮肌瘤會有哪些影響? A.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形成的腫瘤,多數情況下為良性。雖然大多數肌瘤不會引起明顯症狀,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經血過多、經痛、頻尿、便秘或腹部脹痛等問題。對於有生育計劃的女性,子宮肌瘤(如黏膜下肌瘤)可能會影響受孕或增加流產風險,因此及早診斷與治療顯得尤為重要。...
by 譚靜婷醫生 | 四月 14, 2025 | News
月經過多是許多女性忽略的健康問題,調查顯示約67%女性曾出現相關症狀,如頻繁更換衛生巾、大量經血湧出或排出大血塊。婦產科醫生譚靜婷警告,長期月經過多可能導致貧血,嚴重時甚至引發心衰竭。常見成因包括荷爾蒙失調、子宮疾病及內科疾病。治療方法包括安裝藥性子宮環或口服黃體酮藥物,能有效減少經血量並改善貧血。醫生呼籲女性若發現月經異常,應及早檢查,避免影響生育或健康。 《Yahoo!新聞》專訪 婦產科專科醫生 譚靜婷醫生,講解月經過多的定義與症狀,以及健康風險與三大主要潛在成因和治療選項。 #月經過多 #經血量多 #月經貧血 #經期不適...
by 譚靜婷醫生 | 四月 9, 2025 | Sharing
現在越來越多的夫妻選擇人工受孕來實現生育夢想。然而,人工受孕的成功率並非固定不變,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。 Q1:有哪三大因素影響試管嬰兒 (IVF)成功率? A. 1.年齡 女性的「卵子庫存量」與年齡有關,隨著年齡的增長,女性的卵子質量和數量都會下降,這直接影響到受孕的成功率。根據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2023 年度統計: 31至35歲以下的女性在進行體外受精凍融胚胎移植時,成功率約為47.5%. 36至40歲之間,成功率會下降至39.4%。 41至45歲的女性,成功率約28.8%。...